点点赢配资 两只强制退市股现奇特分化,跌停涨停齐现引市场侧目
股市奇观:退市边缘的两极演绎——ST高鸿跌入谷底,ST苏吴疯狂上扬
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正在A股上演:两家即将退市的公司,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。一家公司股价如同坠入深渊,连续遭遇跌停板的无情封锁;而另一家公司则仿佛坐上了火箭,连续涨停,在退市的悬崖边翩翩起舞。这究竟是市场选择的差异,还是投机资金的狂欢?
ST高鸿:流动性黑洞中的绝望囚徒
ST高鸿的境况可谓触目惊心。连续12个交易日,股价如同被钉死在跌停板上,从2.21元一路暴跌至1.20元。近270万手巨量卖单如同城墙般死死封锁着跌停价,让超过5.2万名股东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账户市值如同雪崩般蒸发,却无力逃脱。如同股民绝望的哀叹:“抄底抄到半山腰,现在想割肉都没门。” ST高鸿的跌停板仿佛一个吞噬一切的流动性黑洞,成交量稀少得可怜,每一次微弱的波动都伴随着无尽的绝望。
而导致这一境况的根本原因,是其长达9年的财务造假行为,虚增营收高达198亿元。更为恶劣的是,该公司还涉嫌欺诈发行,非法募集资金12.5亿元。对于如此情节恶劣、性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,监管层历来秉持“零容忍”的态度,ST高鸿的命运也因此显得格外残酷。
展开剩余70%ST苏吴:超跌反弹还是末日狂欢?
与ST高鸿的凄惨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T苏吴。这家同样被判“死缓”的公司,却走出了一波令人咂舌的连续涨停行情,近两日更是以缩量一字板的形式延续了强势。然而,在这看似辉煌的背后,却是公司数次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,反复强调退市风险从未改变,甚至明确表示不存在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利好。
ST苏吴的“逆天”表现,并非空穴来风。在此之前,它也经历了漫长的低谷,连续13个一字跌停,以及随后的4个跌停,股价从2.3元一路崩至1.3元。正是这种极度的超跌,吸引了一批渴望博取反弹的资金涌入。
深究其原因,ST苏吴旗下独家代理至2032年的医美产品AestheFill,贡献了公司超过11%的营收,成为了资金炒作的“借口”。加之近期新聘财务总监,市场猜测可能预示着公司重整管理。然而,这些都只是短期因素,无法改变其最终退市的结局。更重要的是,游资看中了其流通市值仅7亿余元的“盘子小”的特点,拉涨停并不需要巨大的资金量。这种短期博弈,本质上是“谁接最后一棒”的游戏,与价值投资无关。
退市机制下的“时间差”与投机狂潮
两家公司走向退市的路径也存在差异。ST高鸿因涉案金额巨大,退市进程迅速。而ST苏吴虽然处罚落地,但退市流程仍在推进中,尚未正式进入整理期,这为投机资金提供了短线操作的空间。
这种退市流程的“时间差”,恰恰暴露了A股当前退市机制执行中的一些差异。有的公司因股价低于1元而快速退市,有的则因流程问题而延缓。这种时间差,被投机资金巧妙地利用,从而催生了ST苏吴眼前的“末日狂欢”。
风险警示:远离“雷区”,理性投资
无论是ST高鸿的连续跌停,还是ST苏吴的连续涨停,都无法改变其最终离开主板的命运。一旦时间到期,交易所的终止上市决定一旦下达,所有的炒作都将烟消云散,股票将沦为废纸。
投资者的抱怨“同样都是退市,为什么差别这么大?”反映了市场对这种现象的困惑。然而,无论如何,对于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的公司,都不值得任何同情。监管层反复强调的“零容忍”,绝非空穴来风。参与这类股票的交易,无疑是在雷区里捡钱,风险极高。
ST高鸿的走势就是鲜明的例证,一旦跌停潮启动,逃生无门。而ST苏吴的涨停,也仅仅是退市前最后一曲华丽的“死亡华尔兹”。
对于广大普通投资者而言,最明智的选择永远是远离这些问题公司,不要被短期的股价波动所迷惑,更不要火中取栗。资本市场最终只会奖励那些理性、审慎的投资者,而不是那些沉迷于赌博的投机者。
(夏季图文激励计划)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瑞银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